| 本文主要就PCB图形转移工艺各工序注意事项及控制要点进行论述, 介绍了如何制作合格线路图形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 贴膜 曝光 重氮片
一、前言
PCB制造工艺中,无论是单、双面板及多层板,最基本、最关键的工序之一是图形转移,即将照相底版图形转移到敷铜箔基材上。电路板图形转移是生产中的关键控制点,也是技术难点所在。目前,集成电路和封装技术的迅速发展,对PCB线路精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得到满足图纸技术要求的线路, 本文就PCB图形转移工艺中各工序应注意的事项及控制要点进行论述, 避免图形转移出现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二、图形转移工艺流程
图形转移工艺流程:生产前准备→磨 板→贴膜→曝光→显影→检查修版→交下工序
三、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
3.1 生产前准备
3.1.1 首先要认真检查底片,底片质量的好坏是关键,直接影响曝光质量。要求底片黑白反差大,底片图形线路清晰, 不能有任何发晕、虚边等现象,要求无针孔、沙眼,稳定性好。银盐片光密度DMAX≥3.5,DMIN≤0.15;重氮片光密度DMAX≥1.2,DMIN≤0.1。
3.1.2 重氮片
3.1.2.1 重氮片曝光 5000W曝光灯管,曝光时间35-55S。
3.1.2.2 重氮片显影 分析纯氨水、温度控制40-45℃,显影3-7次至线路呈深棕色为止。
3.1.2.3 影响重氮片质量因素及改正措施。
a. 线细
① 由光反射及衍射造成;可用纯黑色不反光厚纸板垫于重氮片下进行曝光消除此现象。
② 曝光能量过强;适当减少曝光时间。
b. 显影后出现斑点(俗称鬼影)曝光能量不足,适当延长曝光时间。
c .颜色偏淡, 由以下因素构成
① 线路板厂温度不够:待调整温度升至范围值再显影。
② 氨水过期:浓度降低;更换氨水。
③ 显影时间较短:重新显影2-3遍。
④ 重氮片曝光后放置时间较长:线路部分已曝光,废弃重做。
3.2 磨板
主要目的是去除铜表面的油脂、氧化层、灰尘和颗粒残留、水分和化学物质,特别是碱性物质,保证铜表面清洁度和粗糙度,制造均匀合适的铜表面,提高感光胶与铜箔的结合力。
3.2.1 硫酸槽配制 H2SO4 2-2.5%(V/V) 以淹没所做最大拼板面(一般为竖置18"×24")为宜,每生产100 平方米PCB更换一次,每日清洗流水漂洗槽。
3.2.2 浸酸 (2-2.5% H2SO4 )时间 5-10S(每次可将5块放成扇形),水洗时间5-8S。
3.2.3 磨板控制 传送速度1.2-1.5M/min,间隔3-5cm,水压10-15Psi,干燥温度50-70℃。
3.3 干膜房要求
3.3.1 干膜房洁净度10000级以上。
3.3.2 温度控制20-24℃。
3.3.3 湿度控制60-70%。
3.3.4 工作人员每次进入干膜房必须穿着防尘服及防尘靴经过风淋15-20S。
3.4 贴 膜
3.4.1 贴膜参数控制 ( 为杜邦PM-115系列):
a. 温度100-120℃,精细线路控制115-120℃,一般线路控制105-110℃,粗线路控制100-105℃。
b. 速度1.5-1.8M/min,间隔(手动贴膜机)8-10mm。
c. 压力30-60Psi,一般控制40Psi左右。
3.4.2 注意事项:
a. 电路板贴膜时注意板面温度应保持38-40℃,冷板贴膜会影响干膜与板面的粘接性。
b. 贴膜前须检查板面是否有杂物、板边是否光滑等,若板边毛刺过大会划伤贴膜胶辊,影响胶辊使用寿命。
c. 在气压不变情况下,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加快传送速度,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减慢传送速度,否则会出现皱膜或贴膜不牢,图形电镀时易产生渗镀。
d. 切削干膜(手动贴膜机)时用力均匀,保持切边整齐,否则显影后出现干膜上线等缺陷。
e. 贴膜后须冷却至室温后方可转入对位工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