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信息 > 公司新闻 >

入世十年电路板产业大发展

时间:2012-10-12 10:31来源:未知 作者: 利达pcb 点击:
入世十年电路板产业大发展
      21世纪走过了最初的10年,这10年,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感受入世带来变化最真切的城市。随着加入WTO以后中国市场的全面开放,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为争夺中国市场,国际大型跨国电路板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办厂,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的加工基地,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电子原材料及设备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质优价廉的产品吸引了世界大型制造厂商和采购商纷纷来华采购电子产品,深圳及珠江三角洲日益成为国际电子产品采购的重要基地。2000年以来,国际大型电子跨国公司如IBM、松下、摩托罗拉等纷纷在深圳设立采购中心,每年提出庞大的采购计划。面对全球经济化发展的趋势,深圳PCB线路板厂商已然感受到新兴市场买家的采购热情。

    同时,整机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时期呈现的新特点,为与之相配套的PCB电路板等电子元件提供了最佳的“掘金”市场。在此阶段,通信、电脑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还为深圳PCB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通讯市场烽烟四起

赛格1988年创建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地深圳,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了最具竞争力的电子配套专业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的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得到了跨越发展,通信设备企业也因之获益。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一批深圳本土企业作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领导者和支撑力量,在经济全球化之下养出了“狼性”,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拔寨,发展尤为迅速,并在更多领域与全球产业巨头平起平坐。

     上世纪90年代,华为最初从代理用户交换机产品走上制造电信设备的路子,后顺利进入包括移动、宽带、核心网、传送网、数据通信、电信增值业务、终端和服务在内的整个通信行业。新世纪的十年中,华为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并且直逼全球第一的宝座。实际上,在最初华为起步的阶段,国内电路板企业并不看好通信设备产品。而就当外界纷纷把它们看成是“弃儿”的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如金世亨、依利安达洞察了先机,借此“初探”淘到了金。

    同样获得国际市场青睐的还有与华为同在深圳的中兴通讯公司。经过多年赶超,中兴最终在2009年进入了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商供应链的阵营。当时,这两大通信巨头就吸引了包括深南电路、方正科技、汕头超声、美维科技在内的多家电路板企业为其提供线路板配套。

    从2007年起,国产手机产能大幅增长,据信产部统计,我国在2007年生产近5亿部手机,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而这5亿部手机中有一部分为名牌产品,其余大部分属于需代工生产、出口外销的国产手机。2008年,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山寨手机”彻底泛滥,深圳作为全球手机生产基地,这时候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山寨手机输出中心。确切地说,全国的国产山寨交易中心主要集中在深圳华强北,明通、高科德和龙胜等通讯数码城同在一条街,柜台满场、水泄不通的手机市场火爆热络。从低端到中高端,深圳手机也正在从“山寨”的泥潭中一步步崛起,深圳手机行业除了中兴、华为能呼风唤雨之外,还涌现了酷派、康佳、金立等企业。据统计,当时深圳名不见经传的山寨大佬基伍手机,2010年全球出货量超过2000万台,实销量名列全球前十。

    近几年来,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下,中兴、华为等企业开始发展3G事业。据统计,2009年我国3G全年完成投资1435亿元,建设基站28.5万个,用户超过1000万。分析显示,在3G网络建设中,从无线网、核心网、传送网、支撑网到业务网都需用到大量的背板、系统板、电源板、天线板,这些都可为PCB行业带来商机。在PCB产业,覆铜板和线路板厂商如生益科技、超声电子、深南电路,以及为中兴、华为等研发提供快板生产的兴森快捷、金百泽等都从09年3G基站建设中受益。而五洲电路也早就集中力量研发3G基站应用的高频线路板,并从中分得市场份额。在这一市场推动下,深圳相关板厂2009年不仅没有受到危机冲击,反而实现快速增长。

    同时在3G的渗透蔓延下,智能手机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根据Isuppli的预测,在3G用户增长带动下,我国智能手机将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可有效率拉动中上游产业链发展。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手机销量10.8亿部,其中智能手机1.8亿部,增长16.7%。随着3G手机的推广,手机支付、智能终端等市场普及将加快带动相关电子产业的发展,SIM卡的封装、电声器件、传感器件以及PCB等上游产业都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从整个国内通信市场来看,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覆盖芯片与终端、网络建设与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中,手机、基站、无线网络等通讯产品成为珠三角地区线路板厂商重要关注的产品。其中,市场对手机的强劲需求,蕴藏着巨大商机。因此,对该应用市场,珠三角地区的线路板商感到非常乐观。

    国际手机厂商纷纷将手机生产基地转移到珠三角区域,其中,台湾鸿海集团下鸿胜将主要手机软板的产能设置在深圳富葵。同时,在轻薄短小、多功能化的趋势下,手机对2+N+2的高阶HDI板需求加温,2005年全球手机用硬板市场随手机市场需求成长15.1%;至于手机用软板则趋于多元化发展,高阶手机采用多层软板比重上升。随着手机板日益膨胀的市场需求,深圳PCB厂商和各国领先厂商在深圳的积极布局,深圳PCB产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发展态势。
    消费电子提振PCB需求

    随着电子产品快速步入数字时代,VCD/DVD数字化应用铺天盖地地袭来,计算机、数码相机、MP3/MP4、卫星导航系统、车载胎压监控系统(TPMS)等新产品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举足轻重的电子产品。从2001年iPod开创的数字音乐时代到三星、索尼、佳能、松下等数码产品风靡的数码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早在本世纪初的前10年里,中国就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和进出口国家,而聚集着众多整机厂商的深圳,更发展成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一个彩电制造、出口基地。以康佳、创维、TCL等为代表的深圳彩电巨头就占了全国60%以上的彩电产量。

    这一时期,随着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过渡,中国开启了数字电视时代。然而,在PC机诞生前长长的50多年里,世界上的三大电视制式NTSC、PAL、SECAM基本上都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自从PC机诞生以后,数字电子技术就开始向电视技术渗透。这个时候,康佳、创维、TCL等深圳品牌企业就积极进军数字电视领域。2003年,我国公布了数字化电视的转换时间表,并计划完成数字化电视的国家标准,这使中国家电市场充满了激情的躁动,深圳的家电巨头们纷纷公布自己关于数字电视机的战略规划,各品牌的数字电视机可谓是接踵而来。随着数字化转换的加速,机顶盒也迎来了春天。按照未来的强制要求,有2.8亿台需要在2015年之前向数字化转移,也就数说,每年约有300万台电视要加装数字电视芯片和机顶盒,同洲电子正是看到了机顶盒的巨大商机,抢得了先机,并在这片广阔的市场分到了一杯羹。

    后来,尽管是在全球经济受到冲刷的背景下,中国的“家电下乡”政策和数字电视推广对液晶电视的需求仍然带来了一定的提振。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前10月,仅深圳出口的液晶彩电就达549.1万台,同比大增55.8%;而为家用电器生产提供线路板的五洲电路、永捷电子、景旺电子、博敏电子等企业在2009年的产值均实现了超10%的增长。

    同在2009年,电子书大热,刚刚起步的电子书阅读器市场借助这股热风,吸引了众多原先做山寨手机、MP3的众多厂商也加入到电子书的市场当中。当时在国内最大的电子零售批发市场深圳华强北,已经有近几十款标有“DigiBook”、“NUBOOK”、“BEBOOK”、“Walkboo”标识的山寨电子书上市。这些厂商为了成本考虑,都会就近选择零件供应商,这也为深圳的PCB企业带来一波商机。根据台湾地区工研院的分析,通常一台电子阅读器需要16片软板,愈轻薄的产品软板需求也就愈大,这也就意味着,电子书旺盛的市场将带动PCB软板的更大需求。与之同时,在PC领域,各PC厂商接连不断推出新概念产品。当时的台式机确已趋于成熟,而在笔记本电脑刚成为主流设备后不久,上网本却突然大行其道。

    这十年,“数字时代”真正将概念阶段全面迈向了产业化阶段,它的诞生,不仅仅为我国数字化应用进入一个新时代,更衍生了数字应用大潮中一条完整而庞大的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中,电动玩具、彩电等消费类电子用线路板的需求不断升温,助推着深圳相关的上游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然而,在从VCD到DVD、MP3到MP4、山寨手机到智能手机、上网本到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多多少少电路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洪流中或是被海浪淹没或是激流勇进、大浪淘金。“适者生存”的道理告诉我们,只有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进而掌握好产品开发的火候,电路板企业才能在新一轮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下游刃有余。

    汽车电子商机涌动 稳健提升产能

    21世纪初,在全球汽车电子化的快速发展下,一个积极拓展国际汽车供应链的绝佳良机已经到来。2005年全球汽车产量为6.225万辆,主要成长来自于新兴国家对汽车的需求,包括中国和印度。中国汽车市场近几年皆呈现2位数成长,而印度汽车成长速度也十分快速,与中印两国经济长期成长相吻合,其不断增强的购买力对汽车市场需求起了有力的支撑。此外,新兴的俄罗斯汽车市场也对全球汽车制造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俄罗斯近几年汽车生产成长率都有7~8%的表现。

    伴随着全球电子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加上中国汽车电子企业的崛起,深圳汽车电子产业也得到了发展。总部位于深圳的比亚迪汽车保持了连续5年超100%高增长。2005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2万台;2006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6万台;2007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10万台;2008年比亚迪汽车销量约17万台。2009年,比亚迪汽车销量超过44.8万台,同比增幅达162%。而纵观整个深圳汽车市场,2009年其汽车销量增幅达到了38%。 

     汽车市场的火爆带给汽车电子市场巨大成长空间,而汽车电子的成长又为电路板市场的景气上升做出贡献。由于车用PCB主要应用在行驶控制、通信娱乐、驱动控制、车体相关的仪器等方面,因而将分别应用到多层线路板、HDI板、单双面板、陶瓷基板、软板等众多电路板类别,这些汽车电子的广泛应用,为深圳市多家PCB企业带来业绩成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软板事业部得益于比亚迪最早发展的电池和手机代工业务,发展非常迅速,规模也跻身国内前列。

    汽车电子作为深圳消费电子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近年来,汽车行业产销两旺,产量迅速增长,这对高阶多层板、FPC、HDI板或陶瓷基板等需求增加。随着各种电子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电子占总车价值比例越来越高,且车型越高端电子产品价值比重越大,有些车型已经达到25%的高比。虽然深圳汽车板生产规模相较于手机板、消费性电子产品等电路板仍属小规模生产,但是,在全球及国内汽车市场快速成长的动力下,深圳已被纳入到全球汽车供应链体系当中,如日本高端车型雷克萨斯豪华车。未来随着智能汽车、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电路板的市场将成为深圳电路板企业增长的动力,同时也将成为提升深圳电路板产能结构的推动因素。

    另外,随着军事和医疗用电路板市场逐年稳健地成长,尤其是各种民用医疗电子产品的电路板订单开始向国内转移,深圳市宏观经济环境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这一市场广被看好。但由于医疗用电路板可靠性要求很高,所以受益厂商相对有限,订单一般集中在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厂商手中。而军事用电路板对于生产厂商的各种要求更是严格,近年来看,深南电路和广州杰赛等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国有企业的背景受益较多。
  新兴应用带动PCB新一轮增长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的照明灯从白炽灯到荧光灯再到HID灯,经历了飞速的发展。进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都在关心:“什么将是21世纪的照明新光源?”这一时期,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第四代节能照明光源,以其高亮度、色彩丰富、可智能化控制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伴随着蓝光LED的出现,LED也从辅助照明渐渐渗透到白光主照明领域。作为朝阳产业,LED照明产业技术这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目前已经涉及景观照明、特殊照明、背光源、汽车车灯、道路照明、家居照明等各个领域。

    同时,潜伏在国内电路板产业内的商机正在蠢蠢欲动。2008年,是中国LED产业发展的分水岭。这一年,LED被大量运用到北京奥运会场馆的建设中。在LED照明发展方面,2009年,国家也适时开展“十城万盏”LED照明推广试点。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市场需求和政府补助的双重激励下,深圳开始引进大型LED建设项目,并计划从2009年起,每年集中1亿以上资金专项用于支持LED产业。据统计,深圳共有LED照明技术研发、生产及应用企业逾700多家,在全国占据“半壁江山”。2009年深圳市LED总产值比2008年增长35%,达到245亿元。其中出口占总销售收入的70%左右。当时,全国对LED产业的投资势头都比较大,但LED生产厂商仍主要集中于深圳和东莞两地,且深圳LED已形成了国内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并在产业链中下游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从上游的衬底材料、外延片、中游芯片,到下游封装、应用及配套材料线路板、加工和检测设备等各个环节,深圳已形成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并一举成为太阳能LED灯具全球最大的生产和供应基地、LED背光源全球主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LED显示屏国内最大的生产和供应基地及LED封装和特种工业照明国内主要生产地区。

    对于深圳电路板厂商来说,LED商机主要集中于NB背光、LED用于LCD TV背光、LED照明等,这些产品对于散热的高要求,使得散热金属基板市场广被看好。其中需求量巨大的LED路灯生产所需的PCB技术难度不高,众多深圳PCB厂商在制程能力上都可以达到要求,这就吸引了五洲电路、博敏电子、景旺电子等众多厂商介入到这一市场。此外,LED TV用板主要为单面铝基板和双面铝基板,一般LED NB、监视器等每台用到一条Light Bar,LED TV用到4条,一台LCD TV也需要3个光电板。

    总体来看,LED产业带来了巨大市场,给珠三角上游制造商创造了巨大的成长空间。加之LED产业的产业链很长,通过向上下游产业延伸,能带动平面显示、数字家电、汽车电子和新兴照明等产业的发展。深圳将LED产业作为一个战略产业来培育发展,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具有实际意义。毫无疑问,在全球掀起的这场如火如荼的绿色照明风潮之下,LEDTV、LED照明等都为深圳电路板业者带来了不少订单,然而,随着新兴产业发展势头的快速上升和不断崛起,电路板企业要避免陷入到无序竞争的泥潭,应当在新一轮的产业洗牌中独占鳌头、抢得先机。

    在开放中提升竞争优势

    1983年6月,江泽民同志接任电子工业部部长,这一时期,正值信息革命潮起世界、改革开放潮起中国大地的重要历史时刻。在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保军转民”、外引内联等系列变革后,在历任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下,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地位得到广泛认可,电子工业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今天深圳蓬勃的电子产业,就奠基于80年代初电子工业部与深圳联手发展的电子企业。按照判断一个产业占GDP的5%即为支柱产业的标准,如今电子信息产业占比早已超过7%,是名副其实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21世纪以中国加入WTO为起点,十年来,电子信息产业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又有效利用了全球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凭借国内低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走出去”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深圳,作为市场最先开放,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走在前列的城市,在入世十年间获得了空前的机遇,成就了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的地位。依托于电子产业的崛起,深圳电路板行业也得以抓住历史契机乘势而上。截止2009年,深圳市线路板行业企业总数达546家,相关配套的设备材料企业250家,据统计,深圳市2011年电路板总产值超过400亿元,为深圳支柱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全面融入全球市场经济。然而,今天的全球经济结构和国际环境与十年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孕育许多新的机遇,同时也引发全球市场竞争格局的新一轮变化,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和企业发展处在一个新阶段。未来5~10年,既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必须应对和处理好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已经发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也已出台,深圳电路板产业亟待把握技术和产业发展机遇,依托制造优势实现产业链跃升发展,通过高端产业的引进和转化,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制造基地的比较优势,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

友情链接:男生生日礼物